【高质量发展校园行】碧水蓝天净土 点点滴滴理工情

发布时间:2023-12-10 审核人:王定兴 编辑:向文容 浏览次数:

首次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简称环境学院)采访,还要追溯到12年前。那时,环境学院的实验楼横在青龙山与“艺术峰”之间,构成一个“工”字,彰显了学院的工科特色。12年后,环境学院“东奔西走”,来到生机勃勃的西区校园,学校“绿色智能”特色愈发彰显。近年来,环境学院历经辗转,办学地点变了,学院班子更迭,但不变的是“低调”的本色和“奢华”的成绩。

此次,围绕“服务社会”这个主题,记者一行再次走进环境学院,与学院班子展开座谈。大家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回顾环境学院在聚焦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同时,以助力美丽中国建设为己任,聚焦黄石乃至湖北多个地区,以项目为抓手,以科研团队为核心,全面助力祖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守护祖国青山绿水、金山银山。2022年,环境学院被黄石市委、市政府评为黄石市武汉都市圈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先进集体。

学科科研强基础,打铁还需自身硬

环境学院是我国最早开设环境类专业高等教育的教学点之一,始终坚持高度重视学科和专业建设。多年来,环境学院紧跟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发挥学科引领和科研支撑作用,汇聚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动态调整学科建设方向,与时俱进革新育人方式方法,在学科建设、项目建设及育人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学院以“十四五”湖北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生态环境修复与健康”学科群为依托,建有环境工程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建有《环境监测》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质工程学》等省一流课程。环境工程专业被列为湖北省“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在2021年-2023年校友会(艾瑞深)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应用型)第1名(A++)。

环境学院现为湖北省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和湖北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理事单位。建有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矿区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生态环境部国家环境保护培训基地(第一批)、环境工程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10余个,拥有1000余套、价值300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紧盯鄂东南区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围绕长江大保护、流域综合治理、矿山及工矿废弃地生态修复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近五年累计科研经费超过4000万元。

聚焦长江大保护,试锋碧水保卫战

长江黄石段、王英水库、保安湖、三山湖、大冶湖、网湖、磁湖,是黄石域内重要水体,直接关系黄石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多年来,环境学院在湖北省加快推进长江大保护和美丽湖北建设的背景下,充分依托矿区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创新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在“一江一库五湖”上做文章,助力碧水保卫战。学科科研团队分别与阳新鹏富矿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重金属污泥高效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与装备集成技术”,参与的世行贷款项目“江湖连通和磁湖清淤项目”研究成果“矿冶城市湖泊环保疏浚工程关键技术与应用”,均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近年来,科研团队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Journalof Hazardous Materials、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Journalof Cleaner Production等期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中国以全球4%的湿地,满足了世界1/5人口对湿地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等方面的需求,保护湿地关乎人类长远发展。同时,切实保护好湿地资源,充分发挥湿地间接减排功能,对减缓温室效应、抑制全球变暖具有重大意义。2018年,网湖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20年,环境学院抓住机遇,与阳新人民政府合作,参与阳新网湖水体治理专项资金申报方案编制工作,并与黄石市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共建“网湖流域生态修复中心”,助力网湖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环境改善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现如今,走进网湖湿地,候鸟纷飞,芦苇摇曳,荷叶连片,美丽的湿地风光吸引了大批游客自驾前往拍照打卡。

 

此外,2018年至今,围绕磁湖、大冶湖水质提升,环境学院科研团队主动作为,积极申请横向、纵向科研项目,以项目为抓手,先后参与完成环磁湖绿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大冶湖流域治理研究、大冶湖水生态修复工程、入湖排口污染物溯源总磷在线快速监测和预警技术开发等。

废弃地上建园,矿冶开出生态花

黄石市是国家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试点城市,生态环境修复与健康学科在围绕矿冶城市矿区土壤(含废弃地)重金属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研发与工程应用,提出了“矿冶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安全预警+多种修复技术联合能源植物生态修复矿山废弃地+可调制一体化能源修复植物资源化处理”联合技术,取得了较大技术突破。该成果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另外,环境学院与湖北省地质局第一地质大队共建湖北省地质局科技创新平台“生态环境修复与资源综合利用研究中心”,开展露天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等领域技术研发。

一市一策”净长空,只还蓝天一片云

201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强调,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对,进一步明显降低PM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2023年7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正确处理“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正确处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正确处理“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

环境学院始终扎根地方、服务湖北,长期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积极参与黄石市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和黄石市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防控“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等工作。参与起草《长江大保护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黄石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指导意见(2021-2025)》等重要发展战略规划,为守护黄石人民的蓝天幸福感贡献理工人的智慧和力量。

环境学院科研团队先后从大气生物气溶胶存活性及影响因素分析、大气PM2.5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测试分析、黄石市大气颗粒物组分手工监测等纵、横向项目入手,努力科研攻关,取得了系列的研究成果,基本摸清了黄石市大气颗粒物组分季节变化特征及来源解析,助力黄石市大气环境质量改善。

服务育人谱新篇,守护学子凌云梦

环境学院遵循“产教融合,合作共赢”的指导思想,学科团队高度重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员协作主动开展对外交流,常态化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展合作交流,积极探寻校政企三方合作的方式方法。与黄石市科技局共建黄石湖理环保节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建有人社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矿区废水治理与固废资源化利用湖北省中试基地和湖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培养博士后高级人才,服务黄石市长江大保护创新示范区建设;与下陆区长乐山工业园开展环保、安全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定期组织教师开展隐患排查、企业培训等工作;与黄石市应急管理局和在黄重点企业共建“智慧安全与应急现代产业学院”,减免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学费并提供各类奖学金,培养安全应急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023年与下陆区长乐山工业园签订环保安全合作协议

2023年智慧安全与应急现代产业学院揭牌仪式

四十多年来,学院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已为社会输送了8200多名具有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受到了用人单位一致肯定;特别是为湖北及周边地区企事业单位培养了一批行业企业部门负责人和技术骨干,造就了一批知名环保企业,校友们出色的工作成绩为学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近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党委宣传部 环境学院 供稿)